2013云南公务员面试辅导:让服务业为经济增长“服务”
2013-07-02 10:53 云南人事考试 来源:未知
今年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7.8%,首次超过第二产业。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制造业增速持续下降,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服务业增速在低位止跌回升,呈现出一抹亮色。专家认为,在当前经济形势下,服务业的重要性更加凸现,支持服务业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。
服务业增速低位回升
统计局数据显示,我国经济增速在2010年一季度达到阶段性高点后开始了持续而明显的下滑,2010年一季度至2013年一季度,我国GDP季度增速从12.1%持续下降至7.7%,其中第二产业增速从14.5%降至7.8%,成为拉低经济增速的最重要一环。
从三次产业比较来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绝对数额占GDP比重较小,且增速长期稳定在较低水平,难以成为刺激经济的敏感点。数据显示,近年来第一产业增加值的GDP占比呈现小幅收窄趋势,2012年这一数据已降至10.08%。
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速持续下滑是经济稳定增长面临的最大压力。除了遭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阻击,我国不少产业本身也处在结构不合理、产能过剩的困境中。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优化产业结构的攻坚领域,指望工业和建筑业短时间突围并不现实。
另外,此前市场曾对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抱有预期,并伴随GDP增速的持续下滑而越发浓烈,但近日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官员分别在不同场合称,“不能再指望会有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”。
反观第三产业,2012年一季度以来,服务业呈现出持续复苏态势,其增速在2012年一季度跌至7.5%的最低点后,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反弹至今年一季度的8.3%。特别是在中央出台“八项规定”,严厉整治公款吃喝的背景下,服务业能保持持续反弹态势,确实是一大看点。
事实上,当前服务业增加值8%左右的增速正处于十余年来的较低水平,而该数据在前些年持续攀升,2007年底曾达到16%。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梁琪认为,“蹲得越深、跳得越高”,服务业后续增长空间大,将成为值得依赖的强劲增长点。
商务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服务外包接包国。2008年至2012年,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由46.9亿美元增长至336.4亿美元,年均增幅超过60%。
受访专家表示,除了服务外包,我国服务业近年来在不少方面也表现抢眼,如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迅猛、电子商务规模急速膨胀、不少传统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转型拓展等等,加之“营改增”试点的推开,也增加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活力。
体制机制还需创新与突破
随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,其发展中的障碍也为人们所关注。
李克强总理前不久表示,当前制约服务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体制机制问题,无论是金融、通信、物流,还是养老、医疗产业、非义务阶段教育,都存在行政性垄断、审批过多的问题,市场准入的门槛较高甚至很高,而这些产业恰恰是中等收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。
专家认为,在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转变时期,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断提高,其他行业对服务业的需求也持续增长,服务业将迎来一个生存能力不断增强、创新能力不断积累的过程。
然而,在我国服务业领域,行政性垄断、审批过多的障碍已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水平、经营态度和发展模式,企业创新往往在成本收益比较上并不划算,积极性自然就低,后续增长必然乏力。另外在其他领域,政府干预过多也间接地压缩了服务业发展的空间。
有观点认为,相比其他行业,中国服务业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显得更加巨大,个中原因就在于缺乏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。服务业企业要么在行业垄断者“特许经营权”的阴影下前途渺茫,要么在行政审批手续中错失机遇,难以积累其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创新能力。
“一些重点服务性行业,民资进入受到很大的限制,同时许多服务产品的价格又由政府制定和管理,服务业本身的市场活力被大大抑制了。”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教授薄文广说,行政性垄断阻碍了行业专业化分工,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难以发挥,许多体制机制的陈规陋习已成为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。
基于以上种种因素,受访专家认为,破除体制机制障碍、为服务业松绑添柴,短期内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突破口,长期看更是转变发展方式、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由之路。
激活服务业考验智慧
如何破除体制机制束缚,让服务业企业轻装上阵?如何以服务业为抓手,激活产业间良性互动的关系?对此,受访者认为,以服务业发展为抓手,稳定经济增长、推动经济转型,将考验政府部门的智慧。
其一,要拿捏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。新一届政府提出简政放权,强调把该放的权放掉、把该管的管好、说到做到并抓好落实。要以政府放权的“减法”换取企业和市场活力的“加法”,以此激发经济社会活力、促进经济稳定增长。
对此,天津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局长尉永久深有感触。近年来,天津推进国家和市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,加快发展传统服务业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,服务业的比重、层次、水平不断提高。
“这一过程中,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拿捏到位。政府应该做的是监测市场运行情况,维护市场秩序,而不是屡屡为局部利益受损而担忧,惯于出手相救。”尉永久说。
其二,要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。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副教授胡再勇介绍,上世纪90年代,美国在推动服务业发展时,认定“适度的竞争是服务业发展的最强推动力”,因而加强立法、规范兼并行为,对一些可能引发行业垄断的兼并加以严格审查。
“此举对服务业发展影响深远,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。目前我国一些垄断性行业创新动力不足、服务意识缺乏,对内表现为消费者埋怨,对外表现为竞争力不足。”胡再勇认为,这种市场形态并不利于服务业长期稳定发展,亟待从立法角度予以规范。
其三,要协调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互补共生发展。专家认为,现阶段我国经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规模相当,且许多服务行业与第二产业发展程度高度相关,自身创造需求能力不足。专家建议,应逐步提升服务业的产业化水平,现阶段可加快发展与制造业直接相关联的配套服务业,包括汽车服务、工业技术服务、现代物流、工业咨询服务等等。
(编辑:云南华图)